知识产权:经济社会发展催化剂
为什么马頔能让张磊别唱《南山南》?为什么鲁迅、曹雪芹、吴承恩的书要比郭敬明的便宜?为什么从2014年起众多药企纷纷生产仿制“伟哥”?为什么珠海斗门将海鲈鱼拿去申报使用地理标志?这一连串问题的答案,都一一指向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一问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成果: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商业中所用的标志、名称和图像。
知识产权可分为两大类:
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指物品的装饰性或美学特性)和地理标志。
著作权,包括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和戏剧等);电影;音乐、艺术作品(如:绘图、绘画、摄影作品和雕塑)以及建筑设计。
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包括表演艺术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录音制品制作者对其录音制品享有的权利、以及广播组织对其广播和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
二问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一个有效而公平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利益的催化剂,可以帮助各国实现知识产权的潜力。知识产权制度有助于兼顾创新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为繁荣创造与发明事业提供环境,从而造福于全人类。
三问
创新者如何获益?
知识产权与任何其他财产权一样。知识产权可以使专利、商标或著作权作品的创造者或权利人得以从自己的劳动或对创造的投资中受益。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首次在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1886年的《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中得到承认。
四问
普通人如何受益?
知识产权鼓励创造并回馈人类的努力以此推动人类的进步。请看若干实例:
若没有著作权保护,为世界无数人民带来乐趣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电影、音像、出版和软件产业便不会存在;
若没有专利制度提供的奖励,研究者和发明人就会缺少继续为消费生产更好、更有效产品的积极性;
若没有可靠的国际商标保护和打击假冒和盗版的执法机制,消费者就无法放心踏实地购买产品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