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揭秘

杨阳:日本也有“贱民”?听我给你揭秘传说中的“部落民”

什么,日本人对日本人也有歧视吗?相信大多数人和笔者一样反应。新闻媒体上报道是日本是单一民族,团结齐心,一亿中流的感觉。笔者来东京留学最初几年也是所见之处一片平等互敬的气象。

后来笔者去了大阪工作,结识了一个曾经在上海留过学的日本朋友小枝。由于彼此对对方文化都有一定了解,我们很快变得熟络起来。有一天,他开车带我去参加一个日本年轻人的聚会,车子经过大阪日本桥的一片低矮住宅区,他的神情突然严肃起来,小心的绕道过去,我很诧异,后来小枝和我用异样的眼神说这里住的是部落民,同和地区,不小心碰到会纠缠不清,我们因为赶时间我就没有在意。

后来公司聚会,大家聊某某人,作为唯一的外国人,让我感觉吃惊的事情出现了:一个公司前辈,当大家面说日本现在很多人生活不能下去,还用嘲讽的口气说某某的地方出来的人,结不了婚,也找不到工作,我清晰的听到三字,部落民。其他人也如恍然大悟一样哈哈笑起来。

还有一个事件让我印象深刻,我工作之余,开始在国际交流中心教日本人中文,期间认识了一个叫佐藤的日本老头。

由于我们都聊喜欢历史,三国志之类的,所以关系很好,无话不谈,也经常一起喝酒。有一次他和我说起他动荡的一生,年轻时候他就在九州的三菱工厂清扫过车间。后来干了几年又去了北海道牧场去喂马,漫天大雪他牵着马出去喂,回来还要给每匹马清扫全身,凌晨三四点才能睡,早上天还没亮就要起来,没有周末,他形容那个生活是地狱。最后同样从他嘴里听到了“部落民”这三个字。

杨阳:日本也有“贱民”?听我给你揭秘传说中的“部落民”

后来才知道,原来日本表面上没有阶级之分,看似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不过事实上当地仍隐藏了封建社会遗留下的阶级制度。

一直到今天,仍有部分日本人不愿与“贱民”阶级后代通婚、打交道。部落民在日本社会里,没有上升通道,在就职,结婚方面有很多歧视。

日本是岛国,相比较于其他国家更容易形成同质化社会。这样的社会里面必然会有一些异己分子,在同质化且内向的社会中生存,异己分子必然没有空间,于是就是被集体歧视。

还有一个日本人听之色变的词:“村八分”。 这是日本传统中对于村落中破坏成规和秩序者进行消极的制裁行为的俗称。

村八分的内容是将人们共同生活的十件重要事情中,除了协助埋葬(尸体放置的话会有尸臭甚至引发传染病),以及灭火(置之不理的话会延烧)这两件事情如果置之不理会将造成他人困扰外,剩下的八件事情(成人礼、结婚、生产、照顾病人、房屋改建、水灾时的照顾、每年的祭拜法事、旅行)完全不进行交流及协助。

杨阳:日本也有“贱民”?听我给你揭秘传说中的“部落民”

历史 :鲜为人知的部落民——日本良贱制度

当七世纪末日本执行律令制时,人民分良贱两种,贱民称为五色之贱(陵户、官户、家人、公奴婢、私奴婢),这种分别是因登记户籍形成。五色之贱在封建时代称为部落民,当中包括“秽多”和“非人”。

日本部落民在人种上和日本人没有什么区别。部落民的形成来源于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当时,当权者把社会分成许多阶层,地位最低的奴隶就成为今天的部落民。

杨阳:日本也有“贱民”?听我给你揭秘传说中的“部落民”

杨阳:日本也有“贱民”?听我给你揭秘传说中的“部落民”

秽多(上)与非人(下)

部落民大都住在贫穷的少数民族居住区里。普通人选择结婚对象时,都怕对方有部落民血统。

部落民是过去封建时期贱民阶级的后代,主要从事被认为是宗教上“不洁”的工作,而且他们传统上居住在对外隔绝的村庄或贫民区(多不适于农耕),分为非人与秽多。非人多数是乞丐、算命、监狱看守,秽多则是处理与死亡有关的工作。秽多乃成形于平安时代、确立于江户时代,虽然该称呼废止于明治时代,但现代日本人对此蔑称带有“士农工商之外的最下层身分”的歧视。

杨阳:日本也有“贱民”?听我给你揭秘传说中的“部落民”

明治时代的日本贱民

关西大学讲师上杉聪认为,鎌仓时代奈良和京都对于秽多便出现歧视,室町时代的历史文献更出现“不要跟卑贱者结婚,一旦弄葬血液的话就无法干净,秽多的子女永远还是秽多”等歧视性字句。

虽然秽多的起源有各式各样的说法,但是跟非人的差别为世袭制,子女必须继承父母的职业。

还有一部分部落民来源于罪犯。

江户时代罪犯手臂上有刺青的,称为江户手臂,手臂上的“二条线”代表的是初犯;“三条线”是再犯。另外称为“京都手臂”的是刺青二个5厘米左右的长度的斜线“╲╲”。“佐渡手臂”是“サ”形文字。“纪州手臂”是文字“恶”。“长州手臂”是“◇”形式的刺青……线条越粗说明给予罪犯的痛苦越重。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