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

本报发现的“音乐怪才”回来了

本报发现的“音乐怪才”回来了

由他自编、自演的电影将在合肥开拍

□本报记者 曹军 文/图

    还记得2011年6月,本报娱乐版连续刊登的《合肥发现音乐怪才》、《音乐怪才要为合肥写歌》吗?张雨辉——这个曾被本报独家报道的“怪才”青年,在神秘“消失”5年后,又将回到我们的视野。近日,由张雨辉自编、自演的电影将在合肥开拍,而他的个人画展和演唱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张雨辉的一幅油画作品被以50万元人民币成功拍卖,他的音乐单曲也成功冲顶音乐榜单。从5年前被本报“发现”到今天的大获成功,张雨辉完成了一个草根的“逆袭”,独具励志意义。

    5年前初展唱作天赋

    张雨辉是位经历坎坷的原创歌手和画家。他曾因不愿上课,在合肥某大学大一时被开除;也因没有工作、无钱买菜而偷过农民的菜;从小学到大学语文从未及格的他,竟“一不留神”,成为一手包揽词曲的原创歌手。在张雨辉困顿之时,他的唱作天赋在网络上引起反响,也引起了本报记者的注意。2011年夏,本报记者来到合肥北二环桃花社区,采访了租住于此的张雨辉,并连续发表了《合肥发现音乐怪才》、《音乐怪才要为合肥写歌》两篇报道,引起广泛社会反响,各种邀约、采访纷至沓来,令张雨辉初尝“出名”滋味。但随着时间流逝,热度退去,张雨辉渐渐地再度归于沉寂。

    5年后名扬京沪

    在不知所终5年后,近日张雨辉再度与记者取得联系。原来,2011年底,张雨辉离开合肥,先后赴北京、上海发展。卖画、办画展、写歌、出专辑……经历了最初的漂泊、困惑,张雨辉终于靠着坚持、刻苦和天分,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如今,张雨辉集多种身份于一身:画家、歌手、投资人、编剧、导演、制片人。他的上海运兵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北京设有分部,投拍或参与制作《中原宝藏》、《软硬天师》等多部电影。

    2015年底,张雨辉最新专辑《夜山明·野子》网络发布,专辑包括《离开合肥的日子》、《想起江南》、《游查济》、《项羽》等歌曲,网络发行当天就突破了600万点击量,专辑累计播放次数超过2000万。其中,单曲《项羽》在“酷我”音乐平台上荣登飙升榜榜首,单曲《离开合肥的日子》也登上亚洲新歌榜榜首。

    今年四月,瀚海春拍在北京举行。夜山明·野子——张雨辉作品寻宝图之《长其岭》,经过数轮角逐,最终以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落槌,平均每平尺高达8万元,一举创造皖籍80后艺术家新纪录。

    将回合肥“汇报”

    谈起这些年的经历,张雨辉以寥寥八字概括:用尽时间,力所能及。其实,这背后的酸甜苦辣、刻骨铭心,非常人所能想象。张雨辉曾经去画廊卖画,画廊老板开出每幅30元的低价,而一幅油画的材料成本就达50元;没有钱,又想在北京798办画展,他软磨硬泡,用最得意的画作冲抵部分场租费,才得以展出……张雨辉身形瘦削单薄,是他多年来每天只休息三五个小时、不按时按量吃饭的结果。当年一幅画只值30元,如今一幅画拍出50万元高价,谈起这其间的反差,张雨辉深有感慨:“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把买房当作第一要务,其实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

    出生于亳州的张雨辉,把合肥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透露,不久将有一部由他自编、自演的喜剧电影在合肥开拍,今年还将在合肥举办他的个人演唱会和画展,全面汇报离开合肥后的成绩。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