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风尚

全面推进“德立赣州”建设 共筑文明时代新风尚

 

   

“德立赣州”建设旨在使“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厚德载物、崇德向善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全面推进“德立赣州”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赣州市将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德立赣州”建设全过程,坚持以德兴业、以德育人,引导全社会追求崇高道德理想,提高道德素质,倡导文明新风,为全市人民团结和睦、奋发向上提供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国梦的赣州篇章提供价值引领。

   

坚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赣州章贡区配制“文化套餐”宣传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赣州市章贡区坚持依法治区与以德治区相结合,围绕“创文明城市、育文明新风”主题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挖掘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组建了山歌队、采茶队、龙灯队、舞狮队等民间文艺组织,聘请民间艺人、文艺专家为创作员,围绕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计生国策、科教兴农、依法治国等内容,编制山歌、快板、相声、小品等脍炙人口、情节生动的节目,由群众演出团体排练送到农家门口。区电影公司则组织电影放映小分队,将一批批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送到城乡田间地头放映。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该区文艺工作者还结合农民种养技术需求,开展送文化科技下乡活动,送书送报支持村组办好图书室、文化室、农民夜校等文化阵地。同时,该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相关部门重要考评指标,在城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相应的村规民约,提倡文明节俭新风,引导广大农民更新观念,摒弃封建迷信、乱倒垃圾、铺张浪费等陋习,把更多的钱用到生产生活、创业致富上。

  在干部“三送”工作中,全区动员社会力量建成农家书屋500多个。今年入冬以来,章贡区组织十大群众艺术团和老年合唱团、妇女腰鼓队走村串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和科普宣传活动,整个乡村呈现学文化知识的增多、钻研科技的增多、遵纪守法的增多,搞封建迷信的减少、大操大办的减少、偷盗赌博的减少等“三多三少”的喜人新景象。

  龙南县总工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

  龙南县总工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利用节日的有力时机,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使干部职工形成爱岗敬业、比拼争先、创新奉献、勇创一流的工作氛围。

  一是组织集中学习。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一次集中学习,使机关干部职工全面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深刻内涵。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县总工会机关在办公楼醒目位置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展板,并在一楼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使24字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为机关干部职工认知认同、自觉践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牵头发起倡议。县总工会结合实际,在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和职工中发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议,印发了《倡议书》,倡议各级工会组织要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重点宣传“中国梦·劳动美”这一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组织职工开展“我与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等主题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把24字核心价值观,精准输入到职工的心坎上和骨髓里。同时,通过专栏、展板、电子显示屏、QQ群、微信等宣传平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职工中形成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倡议广大职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与文明职工创建相结合,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自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手抄报

  赣州市厚德路小学的师生在观看同学们亲手绘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手抄报。该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明事理、讲道德。

   

坚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从历史人文中撷取道德精华

  赣州举办“传承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活动

“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主题道德讲堂活动

  4月22日下午三点,赣州瑞金市财政局在局六楼会议室举办了“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主题道德讲堂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参加了本次活动。

  道德讲堂活动在一曲歌颂安徽桐城张氏家族“里仁为美,谦虚礼让”的《六尺巷》歌曲中拉开序幕,紧接着主持人带领大家齐声诵读了《朱熹朱子家训》全文,《朱子家训》寥寥数百字,却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准则,他倡导家庭和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让在场的干部们感受到传统家庭文化的精髓与力量。在讲一个故事环节,道德宣讲员宣讲了中国好人候选人朱生莲孝老爱亲的故事,诠释了家庭中亲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所焕发的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巨大影响。在观看一段视频环节,大家认真观看《中国传统家文化》视频,视频内容告诉我们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经历多少变迁,中国人始终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谈感悟环节,三名新招录财政系统干部畅谈感悟,讲述自己家风故事,领会良好的家训家风对个人成才带来的积极正面影响。最后,主持人以一句“凡家道所以可久者,恃长远之家规,恃大众之维持”与参与活动的每位干部共勉。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深深感悟到好家训好家风就是道德正能量,作为文明单位的职工应该传承良好家风,做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赣州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力促乡风民风新貌

  村落社区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根脉,是农耕文明的精粹,是田园生活的守望地。近年来,梅水乡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客家门匾的历史典故和个性特色。

  该乡立足“依托客家门匾,展现客家文化风貌”的思路,制作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姓氏渊源的文化石和文化长廊,介绍姓氏的历史荣誉和传统的为人处世准则,弘扬客家人“包融、和谐、勤劳、创业”的家风。在园村、新建村对所有客家民居的门匾进行统一翻新,因地制宜创制了集书法作品及客家门匾、客家小故事、客家漫画、客家人的习俗、歌谣等为一体的景观文化长廊,让“越国流芳” “曲江风度” “义门传家”等一块块门匾汇聚在此,让我们的群众在接受现代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门匾文化精神内涵借助其他媒介来宣传党的主张,并教育影响群众。如:陈姓,义门传家,缅怀唐代的陈旺,他是一个非常有礼义之人,传承良好的家风。同时也教育陈姓子孙要做一个懂礼仪知礼仪之人。如孙姓,兵法之济,主要是纪念孙武,他创造了孙子兵法。在学术上有深刻研究,同时教育我们后人要有专研刻苦的精神。杨姓,清白传家,东东汉时期有位宰相叫杨震,他死后什么也没给后人留,清白一身,所以常用这个故事来教育我们党员干部要为官清廉节俭。

  赣州文清路小学师生身着汉服吟诵经典学习传统文明

师生身着汉服齐诵古诗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台上齐诵古诗

  4月24日下午,赣州市文清路小学师生身着汉服在台上吟诵经典诗文。这是该校连续第三届举办“谷雨”古诗词朗诵会。

  据悉,该校以打造“书香校园”为目标,组织校内外教师、专家编印了各年级共六册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免费发放给学生,并每天安排固定的“千人诵读”时间,每周安排一节“千人诵读”课程,进而践行“读经典的书 做高尚的人”的教育理念。

   

坚持大力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彰显时代价值

  清明祭英烈,赣州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传承红色基因

  4月4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节日前夕,赣南各地各界群众纷纷通过不同方式祭奠缅怀革命先烈,共同回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4月1日,烈士后代带着水酒、米果等具有客家特色的祭品来到兴国县散葬烈士墓群,以客家风俗纪念长眠于此的先烈亲属,向革命先烈们深致敬意,遥寄哀思。

  4月1日,由民政部援建的瑞金革命烈士陵园正式开园。当天,5000多名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红军后代、部队官兵集体来到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

  4月1日,安远县的新团员、新少先队员代表来到该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入团入队宣誓仪式,并开展“文明祭扫缅先烈,绿色清明树风尚,争做爱国好青年”主题签名活动,以独特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

  4月1日,大余县池江镇小溪小学、板棚小学的20名留守儿童来到该县金莲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英烈,表达对先烈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赣州启动“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旅游文明”主题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

  5月19日,由赣州市旅发委、市文明办、共青团赣州市委联合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旅游文明”主题活动,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启动。

  启动仪式上,青年学生们还集体发出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文明使者”的倡议,号召青少年牢记历史,志存高远,学习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品质,继承他们优良的革命传统,坚定信念、勤奋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

  据了解,“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旅游文明”主题活动,将于2016年5月至10月期间开展,通过举办启动仪式,开展景校对接,引导、鼓励全市青少年游览红色景点,接受红色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情感。

  同时,结合“为中国加分”文明旅游公益行动暨赣州市2016年文明游客征集活动、“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等文明旅游公益活动,进一步培育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和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志愿者精神,为红色文化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

  红色文化爱好者建摩托车队 重走红军反“围剿”战场  

  为学习红色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一支由30多名红色文化爱好者组成的摩托车队,从兴国县将军园出发,重走当年红军反“围剿”战场。据了解,这支摩托车队由来自兴国县各行各业的红色文化爱好者自发组成。当天,红色文化爱好者们骑着摩托车,从兴国县将军园出发,沿着兴国县、吉安市泰和县、青原区的边境乡镇,重走高兴战场、老营盘战场、方石岭战场等红军反“围剿”战场。活动当天,摩托车队共经过8处战斗遗址,行程150多公里。

  据党史专家胡玉春介绍,兴国县是红军反“围剿”战争的主战场。红军前四次反“围剿”战争经历了13场战役,其中有5场发生在兴国境内。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国民党军分成六路进攻,其中两路在兴国。

  全国首部红色故事漫画书《漫画红都》入选文化部扶持项目

  由赣州瑞金市编撰出版的漫画读本《漫画红都》一书被文化部列入“2015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漫扶持计划”,成为江西省唯一入选的扶持项目。

  “扶持计划”支持社会效益突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动漫作品,2015年度优先支持面向青少年树立和弘扬正确“英雄观”的动漫创作和“一带一路”题材的动漫创作。

  《漫画红都》由著名漫画家王九成领衔创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全国首部红色故事漫画书。该书生动地再现了苏区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苏区干部群众鱼水深情的动人故事,诠释了苏区群众矢志不渝跟党走的感人事迹。

   

以全民道德实践共筑“德立赣州”,引领文明道德风尚

  “乐帮”志愿者活跃城市街头,用“志愿服务”立德扬善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连日来,赣州市各县(区)“乐帮”志愿者走家串户,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买菜、做饭、体检、按摩、搞卫生、表演文娱节目;给遭遇不幸的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子送上社会捐款。在章贡区、瑞金市等城区,“乐帮”爱心驿站四处可见,既为市民提供咨询,解惑答疑,又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购票、送热水和遮风挡雨服务。志愿献血者众,仅瑞金华能电厂百余志愿者一天献血总量达到38400毫升。在寻乌县粤港饮用水源和重点水质保护区东江源头,“乐帮”志愿者沿着江岸植树护林,清理河道垃圾。目前,这个市已有“乐帮”志愿者组织398个,志愿者服务队1000多支,正式注册的志愿者超过12万人。“乐帮”已成为赣州市传承仁爱美德,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赣州安远评选表彰“最美人物”,用“身边善行”种德修为

赣州安远县欣山镇安远大道百米好人墙

  “在我有生之年,我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4月14日,获评2015年度“最美安远人”的安远县王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慧强的一番肺腑之言,引来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当日,赣州安远县举行“最美安远人”现场交流和表彰会,共有40名季度“最美安远人”和10名年度“最美安远人”受到表彰。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远县以“最美人物”主题系列评选活动为抓手,发现和培育群众身边的典型,建立健全“身边好人”评选机制,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作为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重要载体。同时,该县积极探索建立关爱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长效机制。

  建立乡镇社区微信群爱心平台,用“淳美乡风”养德润心

  “感谢各位爱心人士捐助的救命钱,让我渡过了眼前的难关。”赣州安远县鹤子镇雍上社区癌症患者郭金亮感激地说。

  当日,雍上社区的居民及外出人员慷慨解囊,为郭金亮筹集了1.3万元善款。殊不知,本次捐助活动是由一条微信发起的。该社区理事会在社区微信群中发出关于“爱心捐款倡议书”,立即得到全体成员的积极响应,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据了解,为了使辖区居民更好地参与社区建设、方便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安远县在各乡镇社区建立起200多个微信群。通过微信群,社区居民和外出人员们只要打开微信就可以掌握社区动态,了解科普知识、新政策宣传、村社区集体活动等内容。群成员们可以通过微信,使用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远程沟通。小小的微信群不仅帮助居民足不出户地解决问题,也为爱心传递提供平台,成为外出乡贤心系家乡支持发展的纽带。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