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视点

抗战胜利70周年:观众期待优秀抗战影片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闫祥岭、谈昦玄、李亚红)北京亚东熟食店老板杨国庆收集了弹壳、钢盔、肩章等几千件战争遗留物。他喜欢通过实物研究抗战历史,也喜欢看抗战片回味那段中国往事。

  亚东熟食店店铺很小,是一个典型的夫妻店,杨国庆夫妻俩已经辛苦经营多年。但这不妨碍杨国庆成为当地知名的“战争遗址考察专家”,对于家门口不远处的南口战役遗址,除了摆满了一间地下室的遗留物,他还亲手绘制了多幅战场地图。

  南口战役是1937年8月北京、天津陷落后,中国军队在现北京昌平区南口及周边地区抵抗日军进攻,延缓日本侵华过程的战斗。正面战场上的中国军队6万人对抗7万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创。

  “我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中国这段艰苦的历史,影视是很好的表现形式。”杨国庆说,他希望中国能拍好抗战影片,讲好历史故事。

  多年来,中国人青睐战争大片,《兄弟连》《珍珠港》等影视作品是国人心中经典的战争大片。编剧汪林海说,当前中国抗战影视剧创作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编剧、导演为了收视率在创作上不严谨,娱乐化色彩过于明显,经常出现常识性低级错误。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普通受众到历史学者,人们期待拍出高质量的抗战片,通过现代艺术手段,反映抗战时期中国人可歌可泣、艰苦卓绝的不屈精神。

  在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少电影人认为,以电影的形式反映抗战历史适逢其时,抗战片能够在已经达到数百亿票房的中国电影市场立足。

  “开始时,我们拍摄的抗战片预算只需八千万人民币就够了,但现在我们把投资增加到三个亿。”电影投资人、上海快鹿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施建祥在谈到电影《大轰炸》时说。

  这部电影还原的是发生于中国抗战时期的重庆大轰炸。“我们扩大投资不是因为不差钱,而是致力于反映大轰炸的全貌。”施建祥说,“要用电影的形式,让更多的当代人知道,抗战时期中国人团结奋进的力量,并把中国人的勤劳、勇敢、智慧展现给世界观众”。

  “《大轰炸》制作过程中,也会与好莱坞、韩国团队进行紧密合作,借鉴国外优秀经验,来讲好本土故事。”施建祥说。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吴冠平说,商业影视作品结合大众文化、加以现代工业技术手段和艺术化表现方法,才能被公众广泛认可,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即适用这些规律。

  中国观众对包括抗战在内的战争类题材影视作品的文化需求一直是“刚需”。在国产影视作品中,稍早的《血战台儿庄》和近几年的《喋血孤城》等都受到不少好评。

  以中条山战役为背景的《咆哮无声》去年在第十届中美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该电影立足于真实事件,展现了当代人对抗战历史的真实情感。

  该电影编剧王海平说:“抗战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更能体现中国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因为关乎国人集体感情,所以即便在和平年代,抗战片也不会过时。”

  王海平认为,以抗战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要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只有最真实的表达才能讲好历史故事”。

[责任编辑: 白羽 ]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