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视点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七版 文  艺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王晖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2005年12月19日   【字号 】【留言】【论坛】【】【】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陆报告文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高速行进与极度扩张、90年代的低速徘徊与渐趋紧缩之戏剧性文体变幻之旅。进入本世纪以来,承载过大起与大落的报告文学,其现状和走向如何?自然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文坛话题。
  对报告文学“三性”的坚守
  总体来讲,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仍在把握和传承着近百年来中国报告文学的文体主脉,进行着顽强的文体坚守。这种坚守深刻地体现为对非虚构性、文化批判性和跨文体性等报告文学最为基本的文体规范的理解与遵循。赵瑜与胡世全合作的《革命百里洲》由一个地域近百年来所发生的以水患为主的自然灾害为切入点,生发至对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全方位考察,将一个抗洪题材深化为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关照,是作者力图超越肤浅时尚主题的一个有成效的努力。何建明的《根本利益》等也在不同层面上反思着“三农”问题。何建明的《中国高考报告》、梅洁的《西部的倾诉》、刘元举的《中国家庭钢琴热带来的喜与悲》、曲兰的《从分数重压下救出的少年英才》、王宏甲的《智慧风暴》等文本对“教育文化”审视的视角各有不同,但它们强调个性、关怀人性、扶助弱势、弘扬公正的价值取向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我们不妨将此看做报告文学作家参与当代中国教育文化转型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以关注和书写社会重大事件和法制问题著名的杨黎光、一合、邢军纪、长江在他们的近作《惊天铁案》、《红与黑》等作品中深入剖析了世纪之交的一些腐败现象,令人震惊和深思。应该说,对报告文学“三性”的坚守,正是弘扬报告文学作家主体独立精神的重要表征。
  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的结合
  还应该看到,一批跨世纪作家为报告文学提供了新的叙述经验。这主要是指其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的结合。宏大叙事,在报告文学这里主要指对具有热点与焦点意义的国内重大事件、人物和问题的关注,这是其作为“世纪文体”所应承载的主要内涵。进入新世纪以来,报告文学在宏大叙事的同时,还出现了对日常生活进行检视和反思的新变。这表明报告文学关注与再现生活的视野和能力正在逐步扩展和加强。在这一文体的日常叙事中,《天下婚姻》(黄传会)、《我在深圳“二奶村”的60个日日夜夜》(涂俏)对婚姻法实施和“二奶”现象的描述,《安乐死:情与法的撞击》(熊国英等)对当下医疗与人伦关系敏感性问题的触及,《你,“澳抗阳性”吗?》(长江)对乙肝患者艰难的生存现状的揭示,《涅槃》对城镇下岗职工生活的关注,《灰村纪事》(朱凌)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与潜规则博弈的剖析,《厕所革命》(郝敬堂等)对厕所改革的直言,《中国,车祸之痛》(徐江善)对交通安全问题的思考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日常叙事并未有损于报告文学的“世纪文体”本性,相反,它极大地拓展了报告文学的叙述空间,进而为这一文体在传媒时代的存活与延续增添了强劲内力。
  面临的困境
  在我们为当下报告文学的承续传统与勃发新变深感欣慰时,也不能不看到它的生存困境与危机。其一是理性失落、“娱性”上升。与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相反,当下一些挂着“报告文学”招牌的作家在他们的写作中,几乎放弃了文化批判的武器,以至报告文学最为珍视的“真实”被作为娱乐的最大卖点,名人明星的绯闻轶事取代了弱势底层的民权民生,这种表面上的关注对象的改变和转移,其实质正是在于利用报告文学直击现实的美誉,哗众取宠,以追求更多的金钱和最大的利益。其二是创新乏力、违规变异。20世纪以来,报告文学“从附庸蔚成大国”的原动力之一,在于其不断进行的文体形式翻新。而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些作家囿于对80年代形式翻新所抵达水平的敬畏和个人学识才智等方面因素,不敢、不愿或不能进行新的探索与革新,相当比例的报告文学仍然还在十多年前盛行的“全景式”、“集合式”、“口述实录体”等文体结构方式中徘徊,显示出文体形式创新的动力不足和能力局限。因此,他们只好在既有轨道上滑行,甚至逆出轨道,使创新变异,譬如违背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文体规范,小说虚构与纪实再现混淆不清,在作品中进行无节制想象、虚饰与夸张,用自以为是的心理刻画使真实变得可疑。在表述上,或语言粗俗,或篇幅冗长,或平铺直叙,或味同嚼蜡,或造作娇情。其三是在视觉媒体冲击下丧失影响力与个性。时下,来势汹汹的“读图时代”将“读文时代”逼进困境。作为印刷媒介时代的产儿和宠儿,报告文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冲击的一大后果就是报告文学通过印刷媒介进行传播的区域日益缩水,影响力每况愈下。而另一方面,报告文学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往往要借助于电视剧的威力。近年来,在报告文学界颇具影响的作品,如何建明的《落泪是金》、一合的《黑脸》和杨黎光的《没有家园的灵魂》等,在全国引起反响的不是他们的原创作品,而是经过改编的电视剧。但报告文学在经过印刷媒体至视觉媒体的转换之后,其原本突出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作观察、评析、反思甚至批判见长的文体个性将模糊、淡化以至丧失,最终或许会变成以声像展示、休闲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形式。我们对此不能不保持高度的警觉,进而寻求新的对策,以保证和促进报告文学的兴旺繁荣与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2月19日 第七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精彩推荐:  

汉兵马俑

 
汉兵马俑  
 

水泥车撞坏居民楼

 
水泥车撞坏居民楼  
 

警用转轮手枪

 
警用转轮手枪  
 

印推新集成电路产品

 
印推新集成电路产品  
 

每日新闻排行榜10条   网友热评排行榜10条  
...更多  
  ...更多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微妙感觉 我爱校花 剔递玉女 调酒女郎  
鸡年吉祥符 咱们工作有力量  财源滚滚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两只蝴蝶  大悲咒(童声)  
 老鼠爱大米 鬼铃(搞笑)  

 当你孤单时你会想起谁 宁夏

 
 最熟悉的陌生人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人民头条 16元/月发送TTD到8166订阅*  
 第一手的新闻资讯,让您立刻掌握天下大事!  
 人民资讯MINI站 联通用户发送 N 9510  
 人民网手机门户 北京移动用户发5988到01268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专题推荐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人民网2005年度评选请您参与:意外大奖等你拿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中国经济周刊》、人民网联合启动“2006中国最具影响力律师事务所100强”评选活动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健康指南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招商信息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2005年暴利行业大曝光!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手机铃声分类搜索:  
和弦MP3 音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寰 宇 搜 奇

  猴娃儿曾繁胜,其母与不明人形动物所生,身高两米,头小臂长,体势佝偻,表情诡异,半兽半人。想知道这一天下奇观是如何被报道的吗?
请用户发送 A003 至
    1510312(移动)
    9510312(联通)
资费:1条/元  

 更多精彩短信:
  美女训练营
  男性时尚前沿
  小护士社区
  情感物语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5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新变与困境(文化视点半月谈)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